從自行車輪圈到多元布局三大領域  低調王者遠東機械穩步邁向百年

▲遠東機械總經理劉祐辰(中)及工具機事業部林彥廷經理(左一),工具機事業部林哲緯協理(左二),鋼鐵事業部林正裕協理(右二),工具機事業部蘇柏丞經理(右一)等核心幹部一起接受ESG Times採訪。 (圖/ESG Times)

1949年,遠東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在台灣嘉義創立,最初以生產自行車輪圈起家,隨著台灣工業化進程加速,遠東機械逐步轉型進入鋼鐵產業,並在數十年間參與了台灣多項重大公共建設,從蘇澳港、台中港的港口建設,到五楊高架道路的鋼構工程,乃至於台塑早期的建廠,可以說遠東機械的產品與技術早已遍布全台,堪稱是台灣基礎建設的重要推手。

在這段歷程中,遠東機械不僅見證了台灣產業的變遷,也持續提升自身技術能力,從單純的鋼鐵製造擴展至工程與工具機領域。如今,遠東機械已發展成為擁有三大事業部的綜合性企業,並在全球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。

包辦多項國內外重大工程的低調王者

遠東機械業務發展的三大主要領域包含鋼鐵事業部、工程事業部,以及工具機事業部(由子公司發得科技負責),而另一家子公司啟坤科技所研發的高爾夫球中桿,也在業界享有盛名。

鋼鐵事業部主要提供高品質鋼管,應用於海底建設、石化工業、建築結構及壓力容器設備等領域;工程事業部則專注於大型設備製造與工程監造,涵蓋石化設備、核能電廠配管、水力發電、風力發電設備等;工具機事業部則以高精度工具機研發為核心,廣泛應用於汽車、航太、石化等產業,並持續推動智慧製造技術。

「各尺寸的鋼管,以及球槽製作工程等,都是我們獨樹一格的技術,因而也有了參與國內外重要工程的機會。」遠東機械協理林正裕強調,集團的競爭力來自於對品質的堅持與技術的突破,近年再加上數位化轉型與智慧製造技術,讓集團在全球市場中保持競爭優勢。

▲遠東機械總經理劉祐辰介紹創辦人莊俊銘的筆記本,裡頭有非常多珍貴的手稿及創業回憶。 (圖/ESG Times)

創辦人手稿筆記牆見證發展歷史

一間76年歷史的企業,真的三言兩語說不完。」遠東機械總經理劉祐辰表示,從創辦人莊俊銘開啟創業之路後,歷史就不斷被改寫,不僅每個階段都受人矚目,獲獎榮耀更是多如繁花,更重要的是,熱心公益、好善樂施的DNA一路延續至今,走一趟「遠東機械紀念博物館」才知道,原來這個鋼鐵產業的低調王者有那麼多精彩故事。

素有設計界奧斯卡獎美稱的「iF設計獎」在2022年罕見地將殊榮頒發給「轉動中的智慧製造–遠東機械紀念博物館」,這遠東與逢甲大學攜手合作的博物館,是台灣榮獲iF設計獎建築與室內設計的首例,館內陳設琳瑯滿目,甚至還運用了虛擬實境技術(AR)技術,讓參訪者能透過手機、平板等智慧移動裝置,窺見更多遠東的創新技術。

在紀念博物館內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一整面的創辦人手稿筆記本,「許多珍貴的研發過程,都被記錄了下來,甚至還有機器設計的草圖。」透過劉總經理的分享介紹,讓人對於遠東的發展有更深入的了解,同時也對創辦人多了幾分景仰。

▲遠東機械紀念博物館裡,每個角落都是故事。 (圖/ESG Times)

跟上AI&ESG趨勢,邁向百年基業

隨著全球產業趨勢轉向永續發展,遠東機械也積極投入ESG(環境、社會、治理)永續轉型,在環境面向上推動低碳製程,並導入綠色能源技術,以降低碳排放;在社會責任方面則透過企業博物館與地方社區合作,推動產業教育與文化傳承;在治理層面從透明管理與永續經營切入,確保企業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。

展望未來,遠東機械將持續導入AI、AR、物聯網等科技工具,同時持續積極與高中職及大專院校深度產學合作,一方面為產業育才,一方面為企業留才。從訪談中得知,遠東機械在大嘉義地區一向是就業首選,內部也多的是待超過2、30年的資深同仁,顯見遠東不僅本業了得、研發優秀,並且在內部治理方面也深得人心,接下來將能穩步邁向百年,繼續為台灣及國際的鋼鐵及工程產業做出貢獻。


遠東機械電話(05)276-6171,http://www.FEMCO.com.tw

發得科技電話(05)213-3166。 http://www.FATEK.com.tw

en_USEnglish
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