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來展望

▼工程部將朝兩大核心專業持續前進,其一為水力發電事業,其二為鐵道事業。

一、水利發電事業:

台灣地區水力蘊藏量1,200萬瓩,技術可行水力蘊藏量約505萬瓩,其中以民國95年現況,已開發191萬瓩、施工中22萬瓩,尚待開發量有292萬瓩。

能委會研擬之「再生能源發展條例」明訂再生能源獎勵上限為發電總裝置容量650萬瓩;水力是唯一可接受調度及供電穩定的再生能源。

工程部堅持20年來的核心價值,持續配合政府理綠色能源政策,提供台灣超過半數的水力電廠的核心機電設備,為台灣的環保及永續的綠色科技盡一份心力。

水利發電廠的規劃通常分為慣常水力發電及抽蓄水力發電兩大類,工程部皆有完整的解決方案,將持續提供政府做為未來的建設之用。

簡述如下:於河流上游攔水引至下游發電廠發電後,發電水量經水輪機後,直接放流至下游,稱為慣常水力發電。利用夜間剩餘電能自下池水抽儲於上池,至隔日尖峰時段再由上池放水發電,儲存於下池,稱為『 抽蓄水力發電 』。

國內的水力發電廠大部分由台電公司進行規劃開發,工程部憑藉著積極、專業、負責的精神,始能持續承攬水力發電廠的興建工程。以下電廠之核心發電機組皆為本司興建完成:

  • 東部發電廠龍溪機組( 1 × 4.7 MW)
  • 水里機組( 1 × 12.75 MW)
  • 高屏發電廠新建機組( 1 × 2.67 MW)
  • 馬鞍機組( 2 × 66.735 MW)
  • 國定古蹟竹仔門電廠機組( 1 × 2.67 MW)
  • 卓蘭發電廠( 2 × 40.0 MW)
  • 萬大發電廠四號機組( 1 × 20.297MW)
  • 松林分廠一、二號機組( 1 × 19.258 MW、1 × 2.890MW)

二、鐵道興建事業:

由於台灣都會區之蓬勃發展,城際旅運需求快速增長,但由於公共運輸無法有效吸引乘客,致私人運具快速成長,造成道路壅塞及環境品質降低。加上過去台灣地區之陸路運輸系統建設較偏重於公路,致軌道運輸容量不足,導致現有運輸系統容量擴充不易,且亦間接鼓勵私人運具使用的快速成長。

考量台灣地區幅員狹小,土地資源有限,未來可供運輸建設之用地將更為有限,因此,今後將以發展公共運輸為重心,期誘導民眾回歸使用公共運輸,將未來發展重點轉移至高運能、高品質之軌道運輸。而國內在鐵路運輸方面,從過去單一的台鐵,到近年陸續增加的高鐵、台北捷運、高雄捷運,再加上各縣市擬議中的輕軌電車,軌道需求已有明顯增加。

不論是台鐵、捷運還是高鐵,稱呼雖不同但均屬於軌道運輸。軌道運輸由於擁有專用路權,加上完善的調度系統,因此擁有安全、快速和準點的特色,不像飛機可能因天候不佳無法準時起飛,或是一般小客車須等待紅綠燈、甚至因塞車而影響行程,可靠性極高。且使用的土地面積比公路少,但運量卻遠高於公路,電氣化鐵路車輛不但低噪音,以電力作為能源更是二十一世紀的環保趨勢。

目前台灣未來西部走廊主要客運幹線運輸以高速鐵路為主軸,各都會區捷運或輕軌系統之建設均將配合高鐵車站而增設,有效整合台鐵與高鐵間之連繫,並以高鐵車站與舊都市中心之接駁連繫為優先發展路線,而鐵路建設是為國家重點建設之一,預計未來發展如下:

  • 台鐵鐵道網路系統改善計畫。
  • 辦理台鐵各項軟硬體設施改善計畫。如客貨車汰換購置計畫,機廠遷建計劃等。
  • 重要都會區台鐵鐵路高架化、立體化新建工程。
  • 台北、高雄、桃園、新竹、台中、及台南重要都會區捷運系統計畫。
  • 高鐵車站與市中心間之台鐵、捷運、輕軌系統接駁路線之建設。

工程部持續配合政府的腳步,積極參與國家重大工程建設,並希望藉由參與更多重大的國家建設,提供軌道運輸事業更美好的未來。